信息來源: 作者:劉智薔 發(fā)布日期:2016-10-09
溝通是人與人之間,人與群體之前一種情感和反饋的過程。隨著社會發(fā)展,醫(yī)療模式的改變,患者越來越關注自己在醫(yī)療活動中的權利,醫(yī)療糾紛既會為患者帶來傷害也會為醫(yī)院帶來損害,并且引發(fā)社會的矛盾。有一部分與護理人員一些不當的語言有關,巧妙的溝通可以更好的完成護理工作,完善護理服務,也能提高患者滿意度,減少醫(yī)療糾紛的發(fā)生。
治療性溝通 在護患的溝通過程中,護士大部分都和患者有直接性的接觸,語言可以起到輔助治療、促進康復的作用,也可以產生擾亂患者情緒、加重病情的后果。在患者入院時一個微笑,一次耐心宣教能樹立好良好的印象。也可用親切的稱呼拉近彼此的距離。護患之間互相尊重,互相理解,互相幫助,全方面的為患者服務,患者的期望和顯示不相沖突,才能更好的建立護患關系。
說話的語氣和態(tài)度決定了大多數的事情轉變的原因。忽視則是暴力溝通的開始。例如患者需要我們的幫助,我們只回答“哦,馬上來”頭也不抬,面無表情。我們習慣把對方的表達方式.語氣當成是表達的本身,而不去考慮說話人的感受和需要以及說話的內容,所以我們需要的是先冷靜下來。去挖掘語言背后的情感和需要,在愛自己的前提下關注他人,用全身心傾聽的溝通方式,能夠使人們情意相通、和諧相處。
一個好的溝通者無非要真誠、寬以待人、把他人看得比自己重要。再加上一些適當的語言表達技巧。這種先天性的思考方式也許只能靠后天不斷地加強練習,才能強制地更改過來。總結來說,價值觀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談話方式、語言,這是一個人思維結構的外在體現(xiàn)。改變溝通方式是自我轉變的重要開端。
上一篇:婦產六君子之周永來篇
下一篇:故地又重游,星火照我心